信息详情
培养学生审美观上的美术教育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各个阶段教育的要求逐渐提高,尤其是职业教育院校,不仅要求其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且要求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美术教育是职业院校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思想意识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职业院校要积极利用美术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该文分析职业院校美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培养学生审美观的必要性,研究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观的方法。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观
在职业院校,美术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部分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这就需要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师进一步调整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全面整合高职美术教育体系;更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美,帮助学生体会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职业院校美术教育发展现状和培养学生审美观的必要性
1、职业院校美术教育发展现状纵观我国现代社会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美术教育始终贯穿教育过程。但深入观察美术教育在不同教育阶段的比重可以发现,在初级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占有较大比重,而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美术课程较少,且部分院校不够重视美术教育,没有认识到美术教育真正的价值。在一些职业院校,由于不同的办学目标,部分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忽视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现阶段,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部分职业院校对美术教育课程不够重视,课程设置较少,主要为选修课程,难以发挥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审美能力的作用;第二,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主要为作品赏析,且教学手段较为陈旧,学生仅仅能够掌握部分美术技巧,难以体会其中的美术思想,也难以培养自身的审美观。
2、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观的必要性职业院校美术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开发美术教学中的人文素材,通过美术作品影响学生的思想,促使学生感受不同的美术创作理念中蕴含的各个时期的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可以完善学生的审美体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能够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鼓励学生创作作品的过程中,能够使其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对职业院校毕业的人才提出了不同的需求,需要他们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成为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1、结合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传统审美思想如今,全球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我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中西方思想文化发生了较为强烈的碰撞与交汇,我国人民的价值观也逐渐发生转变,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因此,职业院校美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艺术与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避免学生由于受到多元化文化的不良影响,过于崇拜西方艺术与文化,轻视本国文化。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入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音乐、剪纸、绘画、戏曲等,介绍这些艺术形式的文化背景与发展历程,通过视频、照片等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感受其中的美感。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这些艺术形式的文化内涵,引进典故,促使学生体会优秀传统艺术作品的意境与情感,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形成传统文化审美思想,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构建信息资源平台,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范围相较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方向略有不同。普通文化教育机构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美术认知能力、模仿能力、想象力、生活感知能力;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多元化的审美观念,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角度与层次发现美、创造美,形成较强的审美能力。在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仅仅开展绘画教学,而应该整合不同的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和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实现审美能力的自主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教学优势,整合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优化整合全网的美术教学资源,创建职业院校美术信息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开放的美术自主学习体系。在此平台中,学生能够利用网络技术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文理念等,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创作方式等,从而更好地感受中西方文化、古今美术创作理念的异同,提高审美能力。这种方式既能够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范围,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3、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审美意识部分职业院校的美术教学采用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较为陈旧,以教材内容为主,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丧失耐心,失去对美术的热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结合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引入相应的作品,让学生赏析美术作品。但是由于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兴趣点,导致这些美术作品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也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仅仅简单概括美术作品、介绍与作品相关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特点,没有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交流的时间,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利于提高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的课堂教学水平。因此,教师要想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兴趣爱好,从而引进相应的教学模式。若学生比较喜欢交流,爱说话、爱表达,教师就可以引进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赏析、交流美术作品,利用上述信息平台搜集相关资料,思考教师提出的“作品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为何是此种表达方式,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何关联”等问题。小组合作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作品赏析能力,在赏析、交流、讨论、争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4、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审美观现阶段,职业院校的美术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美术技法与创作理念,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物质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这种教学方式十分合理,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理念,从而起到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水平的目的。现代社会物质资源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以往的美术教学方式已经难以充分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实际生活的美术教育价值,在美术教学中引进实际生活元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活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的需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美术作品,如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等,让学生欣赏不同艺术形式下的美术作品,使学生感受到美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认识到美术与建筑、城市建设、室内装置、个人形象等方面的关联,进一步启发学生的现实主义审美思维,并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美术创作灵感,将美术技能运用到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5、迁移美术教学场景,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以往的职业院校美术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美术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将美术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美术创作。这种固定的美术教学场景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而且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束缚了学生的美术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基于此,教师要拓展教学场景,将美术教学进行场景迁移,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美术学习空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美术教学联系任意一个场景。如,进入博物馆赏析美术作品,进入公园赏析园林艺术,进入森林公园感受自然之美,进入当地的文化遗产基地感受传统美术的魅力,等等。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场景开展美术教学,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美术学习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语
职业院校美术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把握美术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不断丰富美术教育体系,优化美术教育形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联合古今,既能够引用传统文化,又能够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传统审美思想,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还要结合实际生活,迁移美术教学场景,培养学生的生活审美观念,锻炼学生的美术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胡晓春.运用美术教学提高高校青年学生的审美观研究——评《美术信息化教学设计》.高教探索,2019(3).
[2]赵凡宇.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观上的应用探究.美术教育研究,2018(18).
[3]杨宇华.论审美观在美术实践教学中的培养.成才之路,2018(12).
[4]梁业增.中职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观的研究体会.课程教育研究,2017(46).
[5]王飞飞.关注职高生美术教育中亟待提高的审美素养.教育现代化,2016(35).
[6]赵丽.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中的审美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6(11).
[7]刘醒.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观上的应用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16(11).
[8]邹炜.美术教学中学生的艺术审美观探研.成才之路,2015(11).
作者:张蕊 单位: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