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校首页

信息详情

美术组学习资料(二)
[发布时间2019年1月22日]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摘 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学与艺术两者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给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诸多璀璨的瑰宝。在小学教育阶段,儿童对绘画的热爱和对作文的畏惧却呈现了截然相反的现象。认清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自然规律,合理把绘画的热情有效的影响写作的能力,是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研究和实践的方向。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让写作不再成为孩子们头疼抵触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美术;写作;绘画;观察能力;探索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佳句。读起这句诗,仿佛美景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并能感受到雨后阵阵的秋意。宋代苏轼评价其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与画两者在相互借鉴、相互映衬中发展,这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更是创作实践和审美活动自然推动的结果。文学与艺术相互关系在我国历代的诗画上得以充分体现和印证。如今的小学教育体系中,作文一直都是孩子们比较畏惧的内容,而绘画又恰恰是儿童普遍喜欢的科目。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写作与绘画的关系呢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又应当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去开拓新的教育思路呢
一 解读现实中的“诗与画”
1.诗中有画
诗歌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体裁,来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形式。而在此诗歌仅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借来指代小学语文。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语文老师也在不断地探索新途径去转变作文这个“老大难”的处境。现实中很多孩子买了各种各样的作文工具书去模仿、摘抄,却没有真正学会如何去写作。这就更谈不上写出真实,写出感情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这种写作教学上的要求自然也无法达到。学生觉得作文难写,老师觉得作文难教。做到“诗中有画”需要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文字上得以展现,就需要从小养成正确的写作习惯。
 
2.画中有诗
绘画是通过创作者对形象的塑造和所见所想的描绘来反映社会生活,这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研究认为人们认识事物都是从图开始的,每一个人在孩子时期也总是喜欢到处画。从人类进化的历史角度去分析,同样说明了绘画是人类最初的天性之一。在地球各个角落的岩壁上,都会发现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留下的绘画痕迹。他们用绘画的方式去记录、表达和传递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以及思想意识的方方面面。原始时代的艺术以其特有的风格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童年生活。这种带有某种幼稚和粗糙的绘画,与儿童美术的天真、生动富于想象的达到某种契合。再沿着从汉字发展的轨迹去看,早期汉字就处于图画文字阶段,随后才由甲骨文的象形文字逐渐到如今形声字为主的汉字风格。这个观点从另一方面也佐证了由绘画去引导写作应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美术与写作结合教学的分析
1.“画是天性”,可以成为写作的兴趣和策略。
大家总是在说,“说”要比“写”容易,而在儿童时期孩子正处于一个用语言表达的发展期,不同的孩子之间有快有慢。这就往往就表现为“画”要比“说”更容易。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去画画,让他们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去描绘美好的事物和心中的理解。语文课上让孩子写命题作文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好些孩子坐在位子上发呆,或是咬着铅笔,或是挠着头发,更不知道该写什么,也不知如何去下笔。学生们对写作没有足够兴趣并感到枯燥乏味,多半是因为在这个阶段文字的抽象性不容易被接受。相反这种情况在美术课堂就很少见到了。好像每个孩子都是绘画的大师,花鸟鱼虫皆信手拈来。
 
2.“诗为精髓”是学生对生活的文字表述和浓缩。
写作的角度来看,无非是一种看图写作,而这幅图在初期如果没有真实的存在。因为孩子没有懂得去仔细观察周围的细节,在自己心中去画出这么一幅或一系列图画。这就需要美术老师在美术课堂上,让孩子逐渐感受到写作也是一种文字的图画,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困难。换而言之,让观察和写作之间多了一步绘画也就是变相的转变了作文提纲的形式,从而将孩子写作时的焦虑和压力去除。随着孩子生理及心理的成长,对具体事物观察能力的提高以及抽象概括能力的增强,就可以达到观察即写作的能力。课堂实践的证明,经过“由画再到诗”的分步写作后孩子作文的水平大大提高。
 
三 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
1.低年级写作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儿童阶段的绘画时丰富多彩且普遍的的,那么在美术的课堂上,我们不能过分要求低年级的学生们用文字去描述。应当那个充分了解该阶段的孩子的特性,询问他们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什么,让孩子无拘无束地去把想象的和看到的东西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关键是让他们愿意表达,学会表达,这样写作才能从现在尴尬的模仿训练中跳出来。
 
2.中年级则要求孩子能“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能够不拘泥于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对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文字表达和概括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我们可以开展更多的课堂教学活动。如①结合语文课本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并围绕其内容所提及的某一事物或场景绘画。②让学生自由去创作,然后让孩子把自己所画的内容试着说明给其他同学听。目的在于使直观的绘画自然过渡到更加成熟的语言文字形式。
 
3.对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以要求其以图画日记的形式去训练写作能力。可以每周一次,将这一周之间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或者物品用画笔画下来。也可以画成连续性的小故事,然后在活动课的时候以口述的形式告诉大家。从而又形成了由“画”到“说”的过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提出,就美学而言,孩子们很小的年纪就开始谈论这些理由,并带着极大的热情去讨论这些理由。同时可以加入更多欣赏名画等艺术作品的内容。通过与同学和老师互动交流,不但欣赏和了解作者精湛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更能体会到作者笔墨间流露出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学会以自己所想去评价美术作品。
 
4.应当抓住恰当的实际,如果过多过频繁的去进行写话,反而适得其反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趣。只有当孩子有强烈地表达 时,才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可以采取一题多画,多画齐述的形式去锻炼孩子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反复在“诗与画”正向与逆向的思维中让学生去感受绘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提升写画双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术教育新解
[2]能诗兼善画,瀚苑恣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