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校首页

信息详情

薄雪芳《莫高窟》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年1月11日]
《莫高窟》教学设计
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 薄雪芳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分类别、摹状貌等说明方法的使用及妙处。
3.了解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把握
1.今天我们学习继续学习第18课——莫高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三方面的内容,它们依次是——交流并板书:彩塑壁画  藏经洞
3.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近莫高窟,去经历一次愉快的文化之旅吧。
二、精读课文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能读到了哪些内容?(相机出示:地位、位置、特点)
2.小结:状物类的说明文开头一般都会准确、扼要地进行概述,我们来看曾经学过的《天安门广场》和下学期要学的《秦兵马俑》都有这样的概述,有了这样的概述,一下子就让读者对事物有所了解。
3.齐读。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彩塑)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找一找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谁能读好这两个词?(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3.什么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呢?下文中就有词语告诉了我们,找一找。(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
(1)谁能读好这三个词?
(2)把这些词语放到句中,谁来读好这句话?
(3)出示彩塑图片天王和大力士 齐读句子。
 4.在介绍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时候,作者先列举了这三类。接下来,作者具体描摹一尊卧佛。自己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这一尊卧佛的?
(1)长度:他长达——16米。作者用了一个数据告诉我们这卧佛的长度,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列数据(板书)16米有多长?(我们以姚明的身高2米26来计算,大概有几个姚明那么高?7个多)
(2)姿态、神态:引读:他侧身卧着——眼睛——
(3)(出示卧佛图)看,这就是那尊卧佛,读着文字,静静地看着这尊卧佛,你有什么感觉?
(4)指读后齐读
3. 莫高窟的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难怪游人——齐读最后一句。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壁画)
1.欣赏过了精美绝伦的彩塑,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近莫高窟的壁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可以分为几层?分一分。
(1)学生交流: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总分总)
(2)哪里是总起?读句子,变色;这个总起的句子还很特殊呢,你发现它的特点了吗?过渡句。它起到的作用是?上文在写?(板书:精美绝伦)下文就是?(板书:宏伟瑰丽)什么叫宏伟瑰丽?(宏大雄伟,异常美丽)
  总结的句子是?
  齐读两句总的句子。
 (3)小结:全文脉络清晰,具体的段落也很清晰,也是总分总的结构
但是,这里的分和我们以往所学到的分可不一样喔。你发现了什么?(先概括后具体/先写面后写点,点面结合。)
2.出示壁画内容的句子,指读,提问:这一段具体介绍了壁画几方面的内容?
(1)你怎么能一眼看出的?(“有……的”)把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分成了四类来介绍,让我们一读就清晰明了。这种说明方法叫做——分类别(板书)
(2)壁画的内容成千上万,如何把复杂壁画说简单说清楚。作者多么聪明,用几个“有”,用上分类别的方法就搞定了。但是,要注意,分类别,只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里是按壁画的内容来划分的。
     请四组同学分四类读句子。
(3)为了准确介绍壁画的内容,作者还用了一组很特别的词语加以说明,你们发现了吗?(记录、描绘、反映、描摹)这些词语可以随意调换吗?为什么?
(4)齐读句子。
4.出示飞天句子,提问:在具体介绍飞天时还是在分类别吗?自己读读这段话。
(1)还是在分类别吗?并不是分类别,而是作者倾尽笔墨,在为我们描摹出飞天的各种姿态。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板书:摹状貌)
(2)再仔仔细细读读这组句子,从中你们读出了什么?
A飞天千姿百态 从哪儿读到的?(有的,省略号)
    横向朗读,读出句式的整齐,读出飞天的千姿百态。指名,男女生分读。
B.飞天很美。能具体说说吗?
相机介绍:(看图)这就是飞天,飞天可美了,它是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的的美丽菩萨,她们能奏乐、善飞舞,而且满身异香。
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指读,女生读。
(3)作者为了把飞天的形象写的清晰动人,还有巧妙之处你发现了吗?(变换句式朗读,前半句后半句男女生分别朗读。)边读边想。
学生交流后,师小结:作者都是先写看到的,再写想到的,边看边想,边看边想,这些飞天引人注目,诱人遐想。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壁画上的飞天。
(3)这飞天可还有很多很多,看,出示填空,你能学着来想一想吗。口头表达:有的(手举果盘),(        );有的(       ),(        );
  5.引读:看着这宏伟瑰丽的壁画,难怪作者说就像是——引读最后一句。  
6.小结:这段话为了说明莫高窟的宏伟瑰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还运用了分类别和摹状貌的方法来说明,显得更加清楚,也更有说服力。
(三)对比探究共同点。
1.其实,作者在之前介绍彩塑时和第三自然段有许多相似之处,快速浏览,找一找。
2.学生交流:
(1)结构相似总分总。
(2)分的部分结构相似:先概括后具体,先面后点,点面结合。
(3)说明方法:分类别,摹状貌。分了哪几类?(菩萨、天王、力士)描摹了哪一个形象?(卧佛)
 3.分组分别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四)精读第四自然段
1.每一个到莫高窟的人,参观了精美绝伦的彩塑,欣赏了宏伟瑰丽的壁画,一定还要去看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慕名而去的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洞,里面什么都没有,人们为什么还一定要到藏经洞去看一看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你能从这一节中找到理由吗?
2.指名交流,出示:洞里曾藏有……
   再读这个句子,你能从中读出什么?尤其从曾这个字又读出了什么?(板书:曾有宝物)
4.齐读句子。让我们的感受融入句子中好好读一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大量珍贵的敦煌文物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曾有外国的旅游者这样评价:“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敦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曙光。”“它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中最伟大的宝库。”难怪作者说——引读最后一节。板书:艺术宝库、智慧结晶
2.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我想,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引读最后一节。
五、布置作业:
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写写我们的校园。
 
                                                             列数据
板书:              彩塑    惟妙惟肖                         分类别 
莫高窟   一颗明珠   壁画    宏伟瑰丽  艺术宝库  智慧结晶     摹状貌
                    藏经洞  曾有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