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校首页

信息详情

张志强《青海高原一枝柳》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年1月11日]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抗争精神。
3.  了解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2.难点:结合文本自主发现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板书课题。
2.同学们,在作者陈忠实眼中,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板书:神奇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株柳的神奇?
预设:生长环境、外部形态、生长经历
过渡:学习一篇课文不仅要知道它写了什么,更要去研究它是如何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今天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学习。
二、自主研读,感受神奇。
(一)一读柳树,生长环境衬“神奇”
1.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句子。思考:它的生长环境有什么特点?
预设:恶劣、苍凉、苍茫
2.作者是怎么来写环境的苍凉、苍茫?
A、“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
“广袤无垠”、“寸草不生”(无边无际茫茫一片)
“青石嶙峋”(环境多么的恶劣)
“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多么的荒凉)
  (1)谁来读好这些词句,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苍茫的青海高原,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些词句。
  (2)读者这些词句,不禁使我们想起了王昌龄和王之涣的边塞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那悲壮与苍凉让人心头为之一震!
  (3)就在这广袤无垠,青石嶙峋的高原上,我们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株绿色的柳树,作者是什么感觉?(惊讶、惊奇……)
 (4)请你读好这句话(读出惊讶、惊奇的感觉)。
一个语气词“哦”(第二声)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惊讶,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谁再来交流。
B、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
预设:铁铸一样的青山(多么的荒芜)
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没有一丝生机,只有冰冷冷的土地)
师述:茫茫草原上,只有这一株柳,让人感觉异常得苍茫。
4、同学们,我们再来看这两段文字,都在写高原的环境,两者有什么不同?
预设:第3自然段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来写,让作者倍感苍凉,第4自然段是作者在惊讶之余再一次环顾周围的环境,再一次感受这里的开阔、苍茫。
是啊,在这苍茫的青海高原上,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突然看到这一抹绿色,怎能不让人激动?
难怪作者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出示,齐读)
过渡:这到底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呢?让我们看一看它吧!(出示描写柳树的语言)
(二)二读柳树,感受外形“神奇”
“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1.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命力的旺盛)
2.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它生命力的旺盛?
A、“两合抱粗”,师生演示  感知柳树的粗壮
B、“百十余平方米”,一间教室大约有70平方米,一株柳树的树阴大约有两间教室那么大。
C、粗实而坚硬:颜色独特,给人冰冷坚硬之感。
D、苍绿、深沉:与我们江南的柳树树叶的嫩绿、翠绿进行对比,那是一种厚重的绿,是熬过干旱和寒冷之后呈现的独特色泽。
3.这三句是对这株柳的什么描写?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预设:正面直接描写,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板书:正面描写
4.我们写一棵树,都会抓住这棵树的枝干、叶来写,但是要跟别人写的不一样,还可以写什么?
对!就是自己的感受。哪一句是感受?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预设:撑:提手旁加个掌,手掌用力就是撑。这个撑仅仅是写出柳树高大粗壮的样子吗?联系它的生长环境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更让人感受到这一株柳树生长的艰难以及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的巨大力量。
5.在如此苍茫荒凉的原野上竟生长着这样一株高大的粗壮的柳树,这个“哦”里还有什么情感在其中?(赞美、赞叹……)
6.让我们怀着这种情感读好这段话。
小结:这样高大的一株柳竟能在这如此荒凉,如此悲壮的青海高原上生长起来,壮大起来,真是神奇啊!
(三)三读柳树,生长经历显“神奇”
过渡:看着这片土地,看着这片土地上生长出的这株神奇的柳树,我们不禁和作者一样产生疑惑:
(读!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呢?)
1.文章哪里解除了这个疑惑?
预设:6、7自然段
2.显然,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预设:引出下文,直接引出课文6、7自然段对这株柳生长经历的想象。因为作者并未亲眼见到,可以通过想象猜测来展现。
3.那为什么要在这句话跟第6自然段之间写柳树的外部形态呢?
预设:因为当作者身处这苍凉悲壮的高原上,看到这样一株大柳树,对这株柳树充满了好奇,忍不住想仔细观察一下这株柳,就像拍电影一样给了这株柳一个特写镜头。
1.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7两小节,找出每一自然段的中心词,说说其生长经历神奇在哪里?
(1)我们先来看第六小节,你找到的中心词是——奇迹。火眼金睛
为什么说这株柳树是一个奇迹?
预设:A、随意、恰遇、有幸——说明这株柳树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是十分偶然的,就像是一个奇迹。
持续的干旱——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幼柳却存活了下来,真是奇迹。
B、“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存活是一个奇迹。
引导“绝”的理解。绝,你怎样理解?——绝对的,没有例外的。
师:仅仅是柳树活不到一岁吗?——不是!任何一条!
补充:青海高原上的夏秋两季连续不下一滴雨,最冷的时候零下几十度。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没有其他的一株绿色植物可以存活下来,只有这一株柳!真是不可思议,真是个奇迹!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2)是啊,这株柳树造就了一个奇迹,又有谁知道这奇迹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与磨难呢?
出示“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1.你能否找出这段话的中心词?(顽强)
你从哪里体会到这株柳树的顽强?
2.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芽。
高原风雪:经历过无数次风沙雪暴,能够地与风雪抗争,坚不可摧,多么顽强!
雷轰电击:饱受着高原恶劣环境的摧残,却傲然挺立,
4.像这样严酷的考验只有一次吗?
  不!是一次又一次,这株柳树面对这样严酷的考验,是——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它顽强的精神造就了它神奇的生长经历。
5.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感受这株柳的顽强精神吧!
6.同学们,这两个自然段都是在想象猜测这株柳树的生长经历,有什么不同?
预设:第6自然段在写这株柳长到1岁所经历的困难,第7自然段在写它长成这么粗要经历的磨难;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这株柳的生长之艰难,更加令人震撼!
过渡:文章写到这里已经算完美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灞河边的柳树?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一自然段,思考:灞河柳有什么特点?
(极易生长,婀娜多姿,风情万种,为那些依依惜别的人们所钟情;
2.那这里为什么要写灞河柳呢?
3.预设:对比突出青海高原这株柳顽强的生命力和抗争精神。板书:对比突出
过渡:这些平原的柳不仅生活环境优越,还被诸多诗家词人冠以殊荣,光芒四射.而同是柳树的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为了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面对命运如此不公的待遇,这株柳树是怎样做的?
1.出示,指名读——没有抱怨,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
2.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这株柳树的顽强抗争精神!
3.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九十九条”、“一线”数字对比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这株柳生长的艰难,能够生存下来就是一个奇迹,有着顽强的精神。
4.谁来读好这一句话。多么的顽强!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5.课文学到这里,我是要问:能否将课题改为一株柳?为什么?
预设:在青海高原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这株柳树还能生存下来,用环境的恶劣来侧面烘托出这株柳树的顽强,也是作者开篇对青海高原的环境进行描写的用意所在。                                            板书:侧面烘托
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同学们,这是一篇散文,散文的最大特点是托物言志。作者想借用这株柳树表达些什么?
预设:像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一样,即使身处绝境也不轻言放弃,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困难抗争,用毅力和韧劲去创造奇迹!
2.布置作业:
(1)背诵、积累课文最后一小节。
(2)阅读课文《广玉兰》,思考它的特点和写作手法。
板书设计:15、青海高原一株柳     
              生长环境   侧面烘托  
       神奇   外部形态   正面描写     
              生长经历   想象猜测   
              灞河柳     对比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