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校首页

信息详情

《雾凇》评课稿
[发布时间2018年1月11日]
指向体验、指向表达
——谈写景类文本教学的一般策略
      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了顾辉辉老师执教的《九寨沟》一课。昨天,我在思考发言的时候,又仔细地看了一下本次活动的主题、要求——写景类文本语言特色、教学价值及言语实践策略的研究。
      “写景类文本”告诉我们要关注文体,教学时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写景类文体的语言特色、教学价值及言语实践策略旨在引领执教者在具体的教学时要指向表达。”在文本意识大框架下指向体验,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主方向、主旋律。作为执教者,当我们拿到一篇课文的时候,需要思考这是什么类文体?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要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还要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今天,顾老师执教的《九寨沟》就非常好的体现了这次活动所要探索的主题。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堂课的认识。
一、走近文本,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神奇的山沟、童话的世界、人间的仙境,这是本文作者要表达的。九寨沟就是几条神奇的山沟,就是童话的世界,王老师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鸟瞰全文。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作者就是借助这些具体的事物将九寨沟的神奇呈现在孩子面前。今天的课上,王老师第一部分的教学就是带领学生去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我觉得这部分的教学非常高效,这样的整体把握是必须要有的。
二、触摸文字,指向体验,感受九寨沟的神奇
      我一直认为充分地触摸文字,先让课文的语言、文字变成一幅幅画面在头脑中呈现出来,然后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表现出来,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基。因为大家一直在讲语用,在强调表达,很多时候,很多老师,在教学时,一不小心就忽略触摸文字这样一个过程,或者干脆跳过这一过程,直接与学生探讨作者怎么写?交流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是万万不可的。
      今天的课上,顾老师在充分地触摸文字这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我讲两点。1、顾老师的个人素质非常好,刚上完课很多老师就说顾老师脸上一直挂着灿烂的笑容,顾老师的音色特别好……我觉得正是顾老师这种亲和力,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一直保持很高的学习热情;正是顾老师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的朗读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2、我认为顾老师在指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也就是体验九寨沟水的神奇,是非常有方法的。如,在指导朗读湖泊像宝石,湖水清澈见底的时候,顾老师先指导朗读,再想象,最后欣赏图片的方式,而在指导朗读湖泊恰似台阶,瀑布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时,则是先看图片,再读,再想象。不管是先读后想,还是先看再想,归宿是一样的——指向阅读的体验,带领学生充分地触摸文字。
三、重锤重击,指向表达,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之妙
     课文第四自然段共七句话,其中五句话写得是平湖飞瀑。顾老师
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具体写平湖飞瀑?问题的导向性非常明确,就是要体会作者谋篇布局之妙。九寨沟应水而出名,因水而神奇,那自然要着重写“平湖飞瀑”。那作者是怎么写九寨沟水的呢?四句话用了六处比喻。让孩子把所有的比喻找出来,看看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比较是个好办法,顾老师此处完全可以让孩子将这六处比喻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遣词造句的妙。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相信经历过这次磨砺,顾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核心一定会有更清晰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