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块的阅读教学策略【二】
薛法根
形成期待
学生不是以零度的“白板”状态去阅读言语作品的;言语作品也不是以冰冷的“静止”状态面对读者的。学生具有自身的阅读经验结构(阅读经验组块),他会主动地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去解读新的言语作品,对作品抱有一种预期和猜测;而每个好的言语作品都具有独特的结构(文章结构组块),对学生产生阅读召唤,唤起学生的期待视野,也唤起学生原有的阅读经验。而组块教学就是将学生的阅读经验结构和文本的阅读召唤结构联系起来,形成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期待,推动阅读向纵深掘进,以获得更为丰富与深层的言语智慧。
小说《爱之链》故事情节简单明了,但却引人入胜。一个简单的故事为什么能包蕴这么丰富的内容呢?一个篇幅短小的故事为什么能拨动我们情感的心弦呢?这篇小小说是采用了一个“作品人物不知道,而读者全知道”的写作方法来展开构思和组织材料的。全篇作品是用“第三人称”——一个看不见的“他”(故事叙述人)来开始故事的讲述,这种独特的结构中留下了许多悬念,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期待。教学中,我从小说独特的叙述结构出发,唤起学生积极的阅读期待:
师:这篇小说很有意思,你一读全知道,而故事中的人物呢?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你知道哪些情节是你知道而他们不知道的?
生:我知道乔伊刚刚失业,心情很糟糕,生活陷入了困境。而这是老妇人不知道的。
生:我知道乔伊的妻子正是那个女店主,而老妇人不知道。
生:我知道乔伊帮助了老妇人,而老妇人又帮助了他们一家。这是乔伊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师:居然有这么巧!
生:我知道乔伊衣衫不整,是因为他失业了。而老妇人不知道,所以她害怕乔伊是个坏人。
师:心理很是紧张!你读得很仔细,真不错!
生:我知道乔伊的妻子很爱乔伊,很舍不得他这么奔波,轻轻地吻了他。(众笑,师插话:那是爱!)而乔伊自己却不知道。
生:乔伊不知道自己帮助了老妇人,老妇人才会在看到憔悴的女店主之后,想到要帮助她。而我却知道!(众笑)
生:我知道是乔伊的爱传给了老妇人,老妇人又把爱传给了他妻子,这是一个爱的链条。而乔伊自己并不知道。
生:乔伊付出了爱,最后得到了爱!他不知道,而我却知道。
……
学生阅读作品,都是凭借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结构),边读边想,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趋势,假设人物命运的起伏变化等,这样的阅读状态正是学生产生阅读期待的表现。阅读经验越丰富,他的阅读期待视野也越宽阔,所产生的联想或猜测也就越丰富。这样的阅读者,随着阅读作品的深入,所获得的阅读体验也就越丰富。而阅读新手,就需要教师在旁作必要的点拨与提示:这里出现了转折,你要关注;这里形成了矛盾,你要留意;这里留下了空白,你要推测……这个点拨与提示的过程就是形成学生阅读期待的过程。因为,学生一开始并不会自觉关注那些转折、矛盾、空白,不会发现作品文本中的召唤结构。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作品的结构特点,促使学生产生深入探究的阅读欲望。如小说中的“折叠与跳移”、“ 省略与延宕”、“ 意外与巧合”等情节结构模型,阅读中不加以指导,学生就会“滑”过去,而不会在这些结构的精妙之处驻足欣赏,产生阅读的期待效应,从而难以读到作品的深处,也就体会不到阅读的无限乐趣。
比照联想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里的“理解”,既包含对语言文字思想内涵的理解,又包含对语言文字形式的理解。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而是一个包含思维与想像等复杂心智活动的实践过程,呈现为理解与感悟两种基本方式。
就理解而言,读者凭借先天遗传和通过后天学习、生活经验、实际体验而建立并贮存在大脑中的“相似块”,与文本中的内容或形式(言意组块与言语组块)产生比照的过程。由于每个人先天的生理结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即使是对同一事物,理解也会各不相同。小学生受到年龄、知识积累、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制约,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常常是表面的、大而化之的,带有个人色彩、想象性的,但就是这些理解却往往是充满灵性的、闪耀着创造光芒的。如:“香气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中“袭”字的理解,学生说是“香气很浓,扑鼻而来”,“香气弥漫在整个枝头,让你陶醉不已”,“花香悄悄地浸入了我的心里,芳香宜人”……这远比字典上的解释“侵袭,袭击”要生动、形象。因为解释一般是指读者对文本经过自己的理解或创造而用语言来表述的一种行为,而理解则包含“悟”的成分,尤其是对那些高深的理论或包容性很强的阐述或描写,人们往往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已经理解的东西并不能完全用语言或文字描述出来。
高林生先生认为,感悟是“从感官接触认识对象开始的,通过神经的传递,到达大脑的相应区域,与先前贮存在记忆中的相似块相互激活、相互联系,形成感知或感觉,进而通过不断的相似运动、相似匹配、相似重组,达到心领神会,融会贯通,最终形成或重构出新的相似块”。由感而知,而觉,而悟;由渐悟到顿悟,到大彻大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层层递进,是一个无止境的认识过程,凭借的就是丰富的联想力。人的言语智能和语文素养,正是在不断感悟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的。比如《珍珠鸟》教学中,学生对“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涵义不易理解,对课文中的鸟与作者逐步亲近的关系也无切身体会,如果引导学生联想一下遇到不适或在生疏、恐惧的环境中又哭又闹的婴儿,一投入母亲的怀抱就马上破涕为笑,安然入睡的情景,对这句话的领悟也许就更真切了。
总之,理解与感悟的过程实质就是建立丰富联系的“比照与联想”的过程,离开了比照与联想,也就没有了理解与感悟。可以说,“以语言为核心的比照联想”是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字词之间可以比照联想,句段之间也可以比照联想,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之间可以比照联想,言外之意与言中之情也可以比照联想。《天游峰的扫路人》中两次写到了天游峰的高与险,两次写到了扫路人的外貌,两次写到“我”与扫路人的对话。前后两次内容联系一起,比较一下,就会有更深的理解、更为丰富的感受。如两次写到扫路人的外貌,第一次是在暮色中循声而至,“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如此而已;第二次是在得知老人每天上下山扫个来回而仍然自在悠闲,便“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祥的眼睛炯炯有神。”我让学生比照着阅读,发现内含着的意味:
生:第一次是偶遇,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所以仅仅写了老人的衣着和整体的大概印象:精瘦。第二次是惊讶之后的打量,所以将老人与众不同之处刻画得具体生动。
师:这个比较,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心境不同,所看到的也就不同。
生:我特别注意第二次描写,“瘦削、黝黑、炯炯有神”这些词语与第一次的“精瘦”形成照应。
师:你从语词上比较,很好!如果说前面是粗线勾勒,那后面就是——
生:工笔细描。
师:写人亦同绘画。其中的道理大概是相同的吧!
生:我感觉前后两次作者对老人的态度不同,第一次是萍水相逢的,(师插话:相识);第二次却是深入理解以后的相知了。其中的敬佩与惊讶之情隐含在这些词语里。
师:比如“黝黑”,有感情藏在里面吗?(生笑)
生:有!“黝黑”让人有一种健康、强壮的感觉,是一种健美,那就是一个赞美的词语。
生:“黝黑”常常形容人的肤色黑得发亮,黑得有精神,黑得有力量。我看到那些运动员的肤色就是黝黑黝黑的,不像我们白白的。(大笑)
师:如果换成“面色黑乎乎”的,或者“面色灰黑”——
生:(抢话)那就生病了呗!(大笑)
师:对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由外而内,由表及里,逐层展现老人的精神风貌,热情、爽朗、豁达、自信,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既不显得很突然,又不显得很虚假。这,就是人物外貌描写的艺术。
比照联想,核心就是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入比较、丰富联想,将语言文字的内涵与形式理解透彻、领悟到位。列宁说:“一切事物通过中介而联系,一切事物依附于中介。”高林生先生指出: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无疑是获取新知识和理解新事物的桥梁与中介,但如果文本语言与学生已有经验距离较远,差异较大,那就要尽量寻找具有相似点和相似要素的中介物来沟通。荀子说:“君子之教,喻也,罕譬而喻,可谓善教者也。”只有能够在看上去不相干的事物之间发现共同点或相似性,进而帮助学生通过相似联系和相似运动,达到“以类行杂”、“不类而类”、“理殊趣同”、“一以贯之”的效果,那才是大智大敏的善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