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反思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十分重要的一条是要把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精力从内容向关注表达转变。小学语文教学所选课文大多为白话文,学生只要读几遍,课文内容就能基本理解。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应充分利用教材,巧妙地将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有机地渗透给作文刚刚起步的学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本文的教学设计中,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机地渗透了有关比喻句、拟人句、中心句、关键词等知识点,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在这堂课上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定为本文的重点。同时,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文字较深奥,内涵较丰富,学生对于作者抓住多种景物,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原野热闹非凡的表达特点较难体会。因此,这一段语言的学习是教学的难点。
所以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找出最能概括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的一个词语?由于这样的训练我们平时一直做,所以孩子们找得又快又正确。接着我再次讲解什么叫自然段的中心句。什么叫自然段的“关键词”。然后紧扣“热闹非凡”让孩子们找作者为了写出原野这非常热闹的景象,具体又写了哪些事物来表现的。在学生交流后,课件圈出“大豆、高粱、榛树叶子”。接着具体学习句子,先学习第二句:通过“哗啦啦”的笑声,乐呵呵地会演唱感受声音响,明白热闹。这里相机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学习第三句,通过隐藏的一句比喻句,感受人们看到庄稼大丰收了,非常的高兴的心情。最后教师根据板书总结:作者先用一个词概括了原野的特点,那就是——热闹非凡。再从声音响、颜色红、数量多,这三个方面具体写了原野的热闹非凡。这是用了“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合作读,仔细体会一下它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那么通过这样的方法,孩子对于总分的构段方式有了初步的掌握。同时,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也得到了巩固学习。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背诵,孩子们会掌握得更加系统,背诵也很快,觉得很有成就感。
另外,本课中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也是一个训练点,课文中的颜色词语是通过比喻表示颜色,比如:银灰、血红、橘黄和金黄等;但还有是表示程度的,比如:湛蓝等。对于这个内容,我先让学生自己通过查词典了解词语意思,根据意思判断是比喻还是表示程度。经过这样的训练,所以孩子对于这个内容掌握得也不错,课后的练习都能做好。
课文是要求全文背诵的,我先让孩子们自己在组长那过关,然后利用课余时间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进行默写。发现背诵得流利,但落实到写很多的二类字还是有很多困难的,这还是要多写多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