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学校概况 教学园地 德育天地 教育共同…

信息详情

高语组学习资料4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8日]

 

基于文本的延伸性阅读

张海燕

 

【摘 要】 基于文本的延伸性阅读是对文本的深度挖掘,是追求内在质量的发展性阅读,由一篇文章的阅读延伸向一类文章的阅读,完成对某一类文本在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极其重要。文章以 《想北平》 《江南的冬景》为例,分析如何由一篇文章的阅读延伸向一类文章的阅读,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关键词】 文本 延伸性阅读

 

基于文本的延伸性阅读是对文本的深度挖掘,是追求内在质量的发展性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极其重要。在 2018 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1中,“阅读与鉴赏”有文言文阅读(占18分)、古诗词鉴赏(占11分)、现代文阅读一、二(分别占20 分、18分)四篇,共67分,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文本阅读教学不是孤立的、零碎的,任何文本都有它创作的特定情境,又与其他文本有共通之处,仅靠教材中的阅读量也不足以提升学生更大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课外阅读的引导者,教师应思考如何对文本教学进行延伸、拓展,以实现学生阅读收益的最大化。

1.教学《想北平》一文的延伸性阅读

笔者在教学《想北平》一文时,在“温故习新,导引自学”环节,让学生欣赏《故乡是北京》这首歌,引导他们寻找并思考:歌词中选取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情感?再让学生阅读《想北平》,圈画出老舍为表达爱北平之情所选取的景物,让学生初步感受《想北平》选材的特点。

在“交流质疑,精讲点拨”环节,赏析作者反复提到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的缘由时,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中描述的相似情感体验:柳永《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辛弃疾《丑奴儿》中的“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舒婷《思念》中的“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等,那是情到深处,无以言表。

在文本中,老舍多通过对北平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画面进行描写,来寄托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这是许多以思乡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常用的手法,也是文本学习的重点。在“当堂反馈,拓展迁移”环节,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用意:①以小见大,从小处着眼,更能突出对北平的深情;②作为北平人,熟悉北平,对北平有着细致入微的关注和体验,写的是“我的北平”;③选材贴近生活,更能引起共鸣,触发读者积淀于心的乡情。再推荐学生课后阅读使用同类写作手法的作品,如叶圣陶的 《藕与莼菜》、孙犁的《乡里旧闻》、汪曾祺的《故乡的食物》 等,加深对这种手法的了解,领悟这是创作立场、作者立场和读者立场统一的表现。

在“课后作业,巩固深化”环节,播放 《朗读者》第二季“故乡”的开场白视频:“……故乡是屈原的秭归,那里是楚国的宗祖,洞庭波兮木叶下;故乡是卡夫卡的布拉格,虚幻又现实,欲说还休;故乡是木心的乌镇,五十年未闻乡音,听起来麻痒痒的亲切感……”既有具体阅读作品的指向,又符合学生的阅读期待,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最后布置以“故乡”为主题读书交流活动。

由一篇文章的阅读延伸向一类文章的阅读,由课本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由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拓展,提高学生课外主动阅读的意识,形成阅读积累的过程,

完成对某一类文本在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

2.延伸性阅读材料的分类

在《想北平》的教学中,笔者挑选了相似题材、相似手法、相似情感体验、相似主题的相关文章或片段,进行了基于文本的阅读引导、拓展、深化。教师还可以以教材中的文本为依托,选择同一作者、同一时期的作品进行延伸性阅读。

例如在教学《江南的冬景》时,学生很容易提炼出江南冬景“可爱、明朗、悠闲、美丽、晴和”的特征,这是对自然纯美的注视,但是阅读还要由浅入深——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深度阅读。教师可以从《郁达夫日记集》中,摘录几则《江南的冬景》一文成稿时段的日记让学生阅读、体味,学生就会对文本中描绘的画面有更深的理解。江南的冬景在“家国沦亡,小民乏食”“长街化作冷巷,百姓如丧考妣”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美好、珍贵,那是自然给予人类的“特异的恩惠”“享受清福的机会”。这样学生就会理解为什么文本中多次提到“走走”“散步”,那是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相处,那是从自然中得到抚慰精神的力量,那是一种让人身心愉悦的情绪的散步、审美的散步,那是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如果再让学生阅读郁达夫同一时期的散文,如《故都的秋》,故都的秋——清、静、悲凉,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所以,在文本阅读时,要知人论世,对作者思想、时代背景深入了解,还原文本诞生的情境,寻找作者同时期作品的共性,完成由对作者一篇文本的阅读到对一类文本的阅读的转变,实现阅读延伸,更大程度地挖掘教材中文本的阅读价值,举一反三,提高学生阅读与鉴赏的能力。

3.延伸性阅读的要求

笔者在参加 2018 年江苏省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观摩活动时发现,上课教师都注重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的篇目,如执教孙郁的《世情与远思》,一位教师推荐孙郁的《故乡的工匠们》 《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闲录》;执教筱敏的 《语言巫术》,一位教师推荐乔治·奥威尔的政治小说《一九八四》 和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样的推荐阅读,精选篇目,避免了盲目低效,为学生节约了挑选的时间,增加了自主阅读的时间,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情,推荐适合本班学生阅读、适合针对所教文本进行延伸性阅读的作品。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阅读广度和阅读深度。以教学《江南的冬景》为例,教师要了解郁达夫的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熟悉郁达夫的相关作品及评论、文学创作主张、人物评价等,还可以延伸阅读其他作家写“冬景”的文章,这样解读文本就越准确、越深入,推荐阅读的篇目也就越有价值。

基于文本的延伸性阅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布置延伸性阅读的篇目,提出阅读要求,确定阅读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个性化阅读,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安排时间讨论交流,针对选材特色、情感意蕴、写作手法、作品风格等进行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合作探究。教师进行阅读推荐时,要依据文本的学习重点,精选篇目,数量不宜过多,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兴趣进行细读、精读,而不是仅仅把延伸性阅读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呈现出来,去迎合“增加阅读量”的“教学时尚”。

(作者单位:启东市吕四中学,江苏 启东,226200

温馨提示:
若网站中下载等功能操作无效,请按如下方法解决:
若您当前正在微信中打开本页面,请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三个点(...) 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再重复下载操作。